找到相关内容12624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我——解脱的关键

    ldquo;世人都晓神仙好,唯有功名忘不了;古来将相今何在?孝顺子孙谁见了?”人都知道无事一身轻,但偏偏有事才觉安全,一有空就找事情忙。当然,学佛不是不管世间法,我们是强调出世间法应放在...后来,有些行者太偏于灰身泯智,不理世事,加上时代因缘的需要,所以大乘开展“如来藏我”,把有我与无我用清净无染的“我”统一,强调众生的佛性,又把佛教带出一新...

    杨云唐

    修行|无我|解脱|我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074986048.html
  • 《马祖语录》释义

    重镇。后世之临济宗即由此发展而来。   马祖以“平常心是道”、“即心是佛”独标洪州宗风。所谓平常心,即系无造作、无是非、无取舍、无断常、无凡圣之心。在教学方式上,洪州宗一再强调“为病不同,药亦不同”的...

    刘泽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2486235.html
  • 立社念佛万古师(续)

    1940年自知时至于大众念佛声中迁化。一生力倡净土,强调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为三根普被之应机法门,末法众生舍此莫由出离生死。主张以慕敬心,深心信愿持名念佛,敦伦尽分,奉行众善,在佛教界影响深广,皈依弟子遍天下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5786278.html
  • 宗教本质简论

    社会主义国家和信教者及其组织的相互协调。强调世界观的对立,忽略二者的可以协调,会导致政治上的“左”的倾向;因为二者可以协调,从而否认在世界观上的对立,甚至认为宗教信仰也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,也是错误的...

    李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486330.html
  • 简论青藏高原文化

    文化方面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。国外有一些学者过分强调印度佛教文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,甚至把藏族文化描写为印度佛教文化的一个分支。这种说法是很不准确的。我们知道,佛教传入吐蕃最初是在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在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786370.html
  •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西藏历史研究

    1912年11月),从蒙古西藏与世界、与中国的关系,论述到其双方之间的关系,关于蒙藏与中国的关系,分为历史关系、地理关系、政治关系和人种关系,相当全面,主要意旨是强调边疆与内地之间相互依附,呼吁国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886374.html
  • 从“相”到“象”

    虚幻。对于“缘生”理论,熊十力强调指出,缘生不是表示众缘和合而生出识,而是从否定方面说识由众缘而起,因为,由表诠言缘生,会得出识有自体的结论;而由遮诠言缘生,则知识相乃有待而无自体。以遮诠说缘生,将...

    贡华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886377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解义慧剑释》讲记 第八课

    了不起的。当然上师了不起是很好的,这是在有关经典、续部当中一再强调的,但是为什么要对上师那么尊重、对上师那么恭敬呢?原因是上师必须要给你宣说妙法,依止没有宣说妙法的上师的这种依止方法好像在经续当中没有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解义慧剑|二谛|窍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0214786466.html
  • 宋代“文字禅”的思想读解

    ,以机缘问答的形式表现了禅家“一种特殊的口语教学”。如果与马祖禅“不立文字”的主张结合起来看,语录体是对传统佛教的革命,颠覆了六朝以来佛教注经的传统,强调了佛陀教学中口传的性质。这种重口传而反对书写的...

    龚隽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0387034.html
  • 张九成与禅

    比较容易发现,张九成所谓“格物”强调的是“心”的本源作用,万物由“心”而生,万物因“心”而识,万事因“心”而解。因此,张九成的“格物”与大慧的“物格”就同为一“念”了,难怪张九成有“子韶格物,妙喜物格...工夫,何以“道中庸”?不过,佛家“见性”即“即心见性”,见性成佛,怎么不能“道中庸”?“见性”是真见、实见,“性”是佛性,强调主体内心的自我锻造、自我主宰。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丰富了儒家的“知性、养性、...

    李承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587056.html